香港的新創風潮,不是一時三刻的成效。政府在 97 金融風暴之後下重本培養的新勢力,已然開始發酵。民間各種新創組織和活動更是「井噴式」湧現。本文介紹香港的創業環境與新創公司的發展趨勢。
在入夜之後的維多莉亞港旁,由金融辦公大樓勾勒出的天際線,熠熠燈火依然閃耀。作為亞洲金融經貿中心的香港,正刮起一陣新創風氣。
2015 年底,麻省理工學院的全球首間創新中心將落腳香港;無獨有偶,同年底,在香港立法會多年推動下,香港創新及科技局也正式成立;香港數碼港及科技園,也大力推動在地新創環境的發展,廣納世界各地團隊進駐。
香港的新創風潮,不是一時三刻的成效。政府在 97 金融風暴之後下重本培養的新勢力,已然開始發酵。民間各種新創組織和活動更是「井噴式」湧現。
香港科技園(HKSTP)—香港推動科技發展、培育數百家新創企業的指標機構
從香港市區搭車約 40 分鐘,途經吐露港,20 多棟現代大樓映入眼簾;香港科技園比鄰香港中文大學、北接中國深圳,人才資本、地理方位造就香港科技園一級戰略位置。這裡不只凝聚香港創新能量,更有幅射至海外市場的野心。
科學園區、創新中心及三個工業邨,香港科技園公司的組織一應俱全,目標打造本地健全的創新科技及創業生態圈。2001 年成立以來,其培育過、已畢業的成員逾 400 間、而所有成員中有 4 間成功上市、16 間企業被併購、逾 200 間拿到政府資金、超過 180 間取得天使投資,取得知識產權專利達 870 多件。
香港科技園公司創業培育計劃主管莫偉軒(Peter Mok)受訪時表示,儘管香港在金融、地產及貿易服務的地位聞名全球,但 1997 年的亞洲金融風暴讓他們深信得分散風險,遂開始提倡發展創新科技事業的重要性。有鑑於此,香港科技園公司的成立除提供科研服務的基礎建設外,「更定位為本地發展科技及創新社群的平台。」
不只是發展在地,香港科技園公司也跟隨政府方針,鼓勵海外企業家來港設立公司或進行學術及技術交流,並吸引國際創投公司或資金來港投資。舉例而言,除創業培育計劃(讓新創企業順利起步並加快科研成果推出市場)、飛躍計劃(推動本地新創企業往海外發展)、創業投資夥伴計劃(協助向紅杉資本等國際創投募資)之外,更特別設立軟著陸計劃,協助非本地人士或企業的研發,能在科學園落腳,實現技術轉移及商品化。
不過,海外創業家進駐科學園,究竟有哪些理由?採訪當日,香港科技園公司對外剛好舉辦「科創異鄉人」的公開活動,邀請非香港本地的進駐團隊分享來港緣由。
「科創異鄉人」活動-海外新創企業為何加入創業培育計劃
目前參與香港科技園公司培育計劃的新創企業,每 5 家約有 1 家的創業者非來自香港本地,他們分別來自中國、美國及英國等 13 個國家,事業範圍則涵蓋電子、生物醫藥、綠色科技、資訊及通訊科技,以及物料與精密工程等。
天時、地利、人和,讓香港備受海外新創團隊的青睞。海外創業家們來港理由十分豐富:首先是優越的地理位置,是瞄準大陸市場的前哨站;再者是政府近年對物聯網、生物科技醫療企業的重視;三是來自香港各大學的高端技術移轉;最後則為國際投資人的資金挹注。
來自英國的 Leodan Limited 營運總監 Chris Lloyd 表示,公司是以 RFID 晶片辨識醫學樣本,技術原先是英國政府轄下的項目,但製作硬體的成本太高,所以搬來鄰近深圳、同時具備高科技實驗室的香港。他笑著說:「如果需要跟深圳的製造策略夥伴開會,只要一小時的車程,非常方便。」
來自中國的納觀生物有限公司行政總裁張浩則表示,公司主要研發並提供高分辨率的感光成像服務,前期研究需龐大的資金建構實驗室,無法獨自承受成本,因此加入其培育計劃,最後成功在香港獲得本地大學的技術授權、政府乃至投資人的資助。
籌辦此次活動的主管莫偉軒在活動中強調,分享會目的是希望吸引更多外來人才,「畢竟國際化及海外交流是未來科技產業發展的必要因素。」而團隊在分享會談到的投資人,除創投外,天使基金也值得我們關注。
將想法催化成實際行動或實體產品的過程,是每個新創團隊的必經難題。資金哪裡來?香港科技園公司連接事業有成的創投前輩,提供新創團隊方向之外,也有資金挹注。尤其是對在草創之初的學生團隊來說,無疑的是從零到一的推手。
為協助新創企業種子期面臨的募資難題,科技園公司、香港創業及私募投資協會 2010 年與港大及科大合作,組成香港天使投資脈絡,也讓天使們一同評估、投資案源以分散風險。主席譚偉豪博士(Samson Tam)表示,成員背景涵蓋私募基金、投資銀行、企業家、自主投資人及律師會計師等專業人士。
每隔 2 個月,協會會舉辦投資配對(Investment Matching Gathering, IMG),從合作夥伴如香港各大學的數十個團隊中,篩選出5至7間,聽取其商業計畫書。過去也有尚未在港成立公司,即拿到資金的團隊案例。但主席譚偉豪強調,「每個團隊都須解決問題,才有存在及投資的價值。」協會成員之一、Red Chapel Advisors 董事總經理林東(Felix Lam)也有相同見解。他在評估團隊時,關注其解決的問題,也包含能否規模化、永續經營及具社會影響力。
有政府全力推行的政策,加上產學雙方的合作,三方全力為香港打造新創友善環境。以下訪問的兩支團隊,都是從香港的培育計劃中孵化的成功案例。其中Snapask 的創辦人更躋身 2016 富比世雜誌「30 歲以下的亞洲菁英」的一員。
新創貨運物流平台 GoGoVan 以及教育新創企業 Snapask
GoGoVan 打著「口袋裡的搬運箱」訴求,2013 年在香港發展貨物快遞。當初約新台幣 8 萬的啟動基金,不到五年,企業成長到市值數十億台幣的規模,服務據點也擴張至新加坡、中國、台灣及韓國等地,全球員工超過 300 人,合作貨車更超過 2 萬輛。共同創辦人 Steven Lam 表示,儘管公司尚未實現獲利,但經營司機與用戶的良好社群,是現階段的目標。
公司快速增長的原因,Steven 分享來自於高品質的產品及服務。不只要打造顧客會使用的產品,更須真誠對待司機夥伴。由於早期公司沒有任何行銷預算,幾位創辦人即上街發傳單,並不斷地同司機夥伴溝通,改善服務水準。這也是為何GoGoVan 不提供用戶及司機補貼,除了會浪費公司經營所需的資金外,也可能降低用戶對此服務的實際需求。他強調,我們是香港最有效率的物流平台,提供的服務需求也強勁,補貼有可能降低用戶心理對此服務的必要性。
Snapask 則是提供線上 1 對 1 解題服務的手機應用程式,國高中學生只要拍下問題,上傳到平台,即能傳送給大學生解題老師,即刻教學。該公司去年獲得近新台幣 6 千萬元的 Pre-A 輪投資,營運據點也從香港擴張至新加坡及台北等地。創立至今,團隊從 3 人擴編至 50 人以上、香港使用者突破 2 萬、台灣則約有 1萬 5 千位用戶使用,破千位的解題老師支持。
此外,共同創辦人江則希是香港科大四年級的台灣學生,同創辦人余佑謙(Timothy Yu)一同獲選進 2016 富比世「30 歲以下的亞洲菁英」榜單。被問道至港創業迄今的心得,江則希表示不只是學業上,從應對進退、獨立生活,到帶領一家公司前進,接觸商業的整體面向,都是每一次的成長。
在香港創業的挑戰及建議
Snapask 共同創辦人江則希觀察,香港本地市場太小、前、後端及軟體工程師比例少、租金及人力成本也較為高昂。租金及人力成本各有多高?GoGoVan 共同創辦人 Steven 舉他們第一間辦公室為例,只容得下三張桌子的數坪空間,一個月將近要新台幣 1 萬 2 千元;大學甫畢業的新鮮人薪資則近新台幣 5 萬元。這些 都是來香港創業前須考慮的因素。
不過,與硬體重鎮深圳鄰近的地理位置、清楚的法規及稅制資訊、世界級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讓香港青年創業聯盟副會長、港信董事總經理李浩章(Alan Li)直言,來香港,是跟全世界的人做生意。
本文作者鄒文翔(Aaron Tsou)是政大育成中心的商業記者,目前就讀新聞系四年級。「創業觀察系列」訪談國外的創新創業領域人士,包含政府官員、育成中心、 企業主及投資人,分享在其他國家創業的必備觀念及知識,讓更多人瞭解,征戰 國際市場前的準備。
本文共同作者陳詠頤(Debby Skyye Chen)鍾情於文字採寫,對創新創業及社會脈動總是保有高度的好奇心,期許自己能扮演好觀察者和議題設定者的角色,分享所見所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