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正(Steve Chang)於二十多年前創辦趨勢科技,如今已是一家成功的台灣跨國資訊安全軟體公司,在38個國家和地區設有分公司,擁有7個全球研發中心。本篇文章從張明正創辦趨勢科技的過程中挖掘,到底創業之前該想清楚什麼問題?
本文四大重點:1. 趁年輕,跨領域。2. 從工作中挖掘痛點,找創業靈感。3. 創業前先問,自己的產品跟服務到底要解決人們什麼問題?4. 逆勢而行,找藍海。
1. 趁年輕,跨領域
張明正從輔大數學系畢業後,到美國理海大學攻讀資工碩士。完成碩士學位後,跟大部分的人一樣,留在美國工作,買房、房車,享受美國夢。工作兩年後,張明正問自己,這真的是自己要的嗎?剛好在紐約時報上看到HP刊登徵才廣告,要在台灣找一個應用工程師,負責南部七縣市的銷售業務,便毅然決然回台。
這一次轉職的過程,其實是張明正「刻意」選擇的。在美國公司工作的分工細,若是當工程師就只會碰到工程範圍內的工作,但是台灣HP的這個職位,囊括業務及行銷,奠定了後來張明正創辦公司的基礎。
張明正給年輕人建議,若是未來想要創業或是晉升管理階層,一定要趁年輕時跨兩三個領域,嘗試做不一樣的工作,才能發展統籌及領導的能力。
2. 從工作中挖掘痛點,找創業靈感
二十幾年前的電腦又重又貴,張明正每天背著電腦在南台灣的烈陽下奔波、拜訪客戶。當時市場上最大的競爭對手是王安電腦,因為王安電腦有中文化的介面。而HP的電腦通通都是英文,客戶根本不買單。
無法滿足客戶的需求,成了張明正工作上的痛點,開始尋求解決辦法,成了後來創業的契機。
3. 創業前先問,自己的產品跟服務到底要解決人們什麼問題?
面臨有硬體,但沒有中文化軟體可使用的窘境,張明正開始研究電腦中文化的可能,才發現全世界沒有中文的資料庫。因為中文的慣用字高達一萬多字,用電腦2進位的邏輯,需要2的15次方,才能將中文字編碼完成。HP不可能為了台灣南部七縣市的市場做這麼浩大的工程,張明正從中看到了創業的機會。
他強調:「在創業前,一定要問,自己做的產品或服務,到底要解決人們什麼問題?這個問題是不是只有我才能解決?」
找到這個值得投入的機會,張明正再一次做出改變,離開做了兩年半的HP,自己出來創業。
(圖片來源)
4. 逆勢而行,找藍海
以前都是買硬體送軟體,張明正想,能不能打破這個模式,為軟體創造價值,反轉成買軟體送硬體。
張明正絕對肯定競爭的行為,但是競爭不是在血流成河的市場裡削價競爭、打泥巴戰。而是要逆勢而行,找出自己的藍海,找出自己產品真正的價值。用價值取勝,而非價格。
創業前問自己最簡單卻也是最核心的問題,掌握產品的價值所在,讓張明正在往後的創業道路,面對市場,都能提供用戶最需要的服務。
用看的不過癮,聽王文華與張明正談創業。
推薦閱讀:
1. LinkedIn創辦人告訴你,企業成功關鍵在於「閃電擴張」
2. 美國創業大師教你,創業成功好簡單!只要達到 “Product Market Fit”
3. Airbnb推手Paul Graham的13個創業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