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難過時,別安慰!日本權威精神科醫師:安慰,其實是一種「否定」

例:母親過世了,我的心情一直很低落,朋友卻勸我:「打起精神來吧,就算你再傷心,媽媽也不會回來了。」這讓我更加難過。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自己所愛的人過世時,曾被他人自以為善意的言語刺傷;而自己心情低落時,旁人的每一句鼓勵聽來也很殘酷。

 

創新點:朋友難過時,我們要反其道而行,不要安慰。

 

原文出自方舟文化出版的《找回自我肯定感,不再感到人生艱難:放下「應該」與「論斷」,用無條件的尊重,接受原本的自己、擁有真誠自在的人際關係》。

 

水島廣子是日本精神科醫師,曾任職於慶應義塾大學醫學院精神神經科,目前則為該科客座講師,是日本「人際關係治療」領域中首屈一指的權威。2000年6月至2005年8月,以眾議院議員身分積極修正兒童虐待防治法,並致力修正眾多法案。

如何有效安慰難過的人,水島廣子有一套她自己的方法。

 

(圖片擷取:qhvsg.org.au

 

當別人遭遇傷心之事時,我們經常會思考著:「應該向對方說些什麼才好。」

但是,只要開始思考「應該向對方說些什麼」,就會把眼光從「原本的對方」身上移開,轉為思考「自己應該怎麼做才對」。

而「應該向對方說些什麼」的想法,基本上就是在「論斷」對方「應該從悲傷中走出來比較好」。

當人有所失去,都需要經歷悲傷的過程,透過沉浸在悲傷之中, 重新整理自己的心情。

 

這些悲傷及沮喪能使我們與正在進行的社會生活拉開一些距離, 讓我們專心地療癒自己。

 

因此,即使對方「總有一天會從悲傷中走出來」,但是直接「論斷」對方「從悲傷中走出來比較好」,基本上是不對的。

大多數的鼓勵及正面話語,都是基於「從悲傷中走出來比較好」 這個「論斷」所做的思考。

這樣的說法對於還需要時間沉浸在悲傷中的人而言,聽起來就像自己被否定了。

那麼,面對正處於悲傷中的人,應該怎麼做才好呢?

 

那就是放下「偏見」及「論斷」,無論對方說什麼,只要靜靜地傾聽。

 

即使內在浮現「好可憐」、「好想安慰他」的心情,那都是基於「對方從悲傷中走出來比較好」的「論斷」,所以就放手吧!

 

(圖片擷取:quotesgram.com

 

當然,也有人「不想讓別人看到自己脆弱的樣子」、或是「不想被同情」,對於這樣的人,只需要
接受「原本的他們」就可以。

不要多餘地去揭穿對方「明明很傷心」,這只會對他們造成傷害,至少也無法建立「真正的連結」。

基本上,「對方的內心只有對方自己知道」,我們只能看見對方外在的言行而已。

 

對於正深陷痛苦的人,我們只需要「默默守護」。

對方如果傾訴了什麼,就放下「論斷」,仔細傾聽。

如果對方希望開心地度過,就跟他一起開心地度過。

 

就像這樣,只要能用對方想要的方式跟他一起度過,就是比什麼都好的安慰。

這就是尊重對方所需要的過程。

 

POINT:「默默守護」,就是最好的安慰。

 

訂閱《王文華談創新》音檔,用創新案例改善工作與生活。

免費訂閱《創新拿鐵電子報》,不錯過任何創新案例。

推薦閱讀:

1.有效的溝通從聆聽開始!成功「聆聽者」的4大秘訣

2.是教育?還是虐待?日本小學用「擦地板」來達到4種目的

3.沉潛後再出發!賈伯斯、李安的「荒野歲月」教我們如何面對人生低潮期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方舟 文化

方舟文化成立於2010年隸屬於讀書共和國出版集團,以健康養生、哲學思考、親子教養、職場勵志為出版主軸。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