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力 政府創新

台灣不是低薪鬼島! 麥克波特談如何打造有競爭力的台灣

2014-11-14

創新點:創新,從鬆綁開始。

 

本文四大重點:1.擁有優越地理環境與勞動生產力。2.別依賴中國大陸!多元布局才能解套。3.五點建議,讓台灣不再是低薪鬼島。4. 提升台灣的創新創業環境。

 

全球競爭力大師麥克波特,第三度來台演講,主題為「打造有競爭力的台灣」。麥可波特是哈佛商學院教授,以競爭策略的研究著稱,著名的五力分析理論,從消費者、供應商、潛在進入者、現有競爭者與競爭產品等構面,分析五力之中,任一力量的改變都可能讓公司退出或進入市場。

 

1.擁有優越地理環境與勞動生產力

談到台灣的競爭力,麥可波特指出,台灣在144個國家中,排名第18名,但是所得比只排第60名。他認為國家競爭力的要素,在於產業要能成功面對國際競爭,以及勞動人口生活水準提升,兩者要相輔相成才有永續的產業發展。

但他對於台灣薪資無法成長百思莫解,認為一定要找出原因。 麥可波特觀察到很多台灣人對經濟現況十分焦慮,但他樂觀的說,台灣的經濟表現近十年來維持3%穩定成長,購買力也很強。南韓雖然有大財團與世界級品牌,但台灣整體生產力仍勝過南韓。台灣也具有優良的勞動生產力,台灣人在美國人均專利申請是世界第一。

但可惜的是,這麼多專利但並未因此創造更多公司與工作機會,此外,台灣勞動力占成年人的比率也很低。 在麥可波特的競爭力模型中,將國家競爭力分為先天優勢(例如天然資源或地理位置)、總體經濟環境(指財政與經濟政策)、與個體經濟能力(即企業生產力)三個層次。

他認為,台灣具有優越的地理位置,政府應有效投資,才能發揮地理優勢的天賦。而在企業生產力的部分,台灣的優勢在於擁有產業聚落、科技研發人員、基礎建設與投資研發,但當薪資跟不上產業發展時,也有人才外流的隱憂。

 

2.別依賴中國大陸!多元布局才能解套

麥可波特也發現,在台灣做生意不容易。根據世界銀行的調查,不論對外資在財產登記、借錢、取得信用、稅賦、契約規定等要求,簡直是災難。法規限制太多、經商成本太高、貿易保護高關稅等等。

他不理解為什麼要設立這麼多的障礙,「拿槍打自己的腳」。反觀南韓,政府特地成立專案小組,建立友善而透明的環境吸引外資。

至於兩岸關係對台灣經濟的影響,他認為中國是個契機。他將中國比喻為「坐在台灣門口的1萬噸重大猩猩」,是台灣重要的出口貿易夥伴。

許多人擔心兩岸貿易關係影響政治,他說這些憂慮是重要的,不過仍要面對現實,把握契機增加雙方交流。除了中國以外,他認為台灣也不能忽視東南亞的市場,應多元佈局,投資東南亞地區。

 

3.五點建議,讓台灣不再是低薪鬼島

演說的最後,他對提升台灣競爭力有幾點建議。

  1. 在整體經濟環境的部份,包括鬆綁法規限制,將台灣變成容易做生意的地方。台灣的投資不足,應引入更多國際創投資金來台,並鼓勵更多台灣人創業。
  2. 在人才培育的部分,提升英語能力,並解決學校所教並非業界所需的落差。
  3. 在對外貿易部分,台灣服務業所佔的GDP比例太低,建議到中國發展。並開放門戶,和亞太區域更多國家往來。
  4. 在提升勞動品質的部分,則鼓勵技術移民來台,並建立托育制度增加婦女的勞動參與率。
  5. 維持台灣既有的產業聚落優勢,帶動整體產業發展。 從大師的演說中,感受到麥克波特對台灣的熱情與期盼,對台灣競爭力的建議隻字箴言,例如活化經商環境、開放對外貿易、提升勞動品質等,是敲響台灣悶經濟的一聲警鐘。

 

4.提升台灣的創新創業環境

針對台灣的創新創業環境,波特從國際人才、創業思維與產業優勢等三個面向觀察:

第一,台灣相關法規的限制,難以引進國際人才,例如企業聘僱國際人才,資本額必須至少500萬或營業額1,000萬的企業,聘僱月薪不得低於47,971元,且外國人士必須有學士學歷和兩年工作相關經驗,才能來台。無論對於企業或國際人才,大大降低吸引人才來台的誘因,台灣難從世界各地去找人才。

第二,新一代的年輕人,在整體經濟環境、教育制度、社會觀念的限制之下,不再擁有上一代的創業優勢。一提到創業,很多人會直覺聯想到賣雞排、珍珠奶茶等做生意。台灣教育科技、網路的創業環境非常薄弱,扶植新創團隊已經不容易,加上創業團隊大多專注在台灣市場,難以吸引國際創投的注意。

第三,台灣創業環境的優勢,在於有傲視全球電子產業的硬體製造商,但他們屬於全球電子供應鏈的一環,並不見得是以網路產業的服務和發展為基礎。因此他們的經營方式,並不一定能複製到現在的物聯網、大數據、3D列印等趨勢。現在的創業趨勢,是軟體、硬體與雲端的結合,台灣的創業者,如果能善用現有的硬體優勢,加上網路產業創新的敏感度,就能機會發展出創新、可規模化,又有商機的產品服務!

大師旁觀者清,並且苦心孤詣,值得政府、企業,和個人工作者思考。一起帶領台灣,走向新經濟。

 

訂閱《王文華談創新》音檔,用創新案例改善工作與生活。

免費訂閱《創新拿鐵電子報》,不錯過任何創新案例。

下一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