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點:了解新市場獨特的習慣,改變自己來適應它,而非改變它來適應你。
本文四大重點:1.執行跟不上政策?考驗印度政府。2.印度製造取代中國製造?下一個新霸主即將出現?3.印度市場-企業家的新大陸。4.印度跟你想的不一樣!如何進軍印度市場?
印度是個擁有13.2億人口的大國,去年的網路使用人口超越美國,僅次於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對比於台灣,印度是個超級大國。台灣創業家是否能在印度找到下一個藍海市場?
美商中經合集團近期成功完成第八號基金的募集,總共募得1.75億美金。其中科技部與國發會挹注4000萬美金,旨在加強台灣及矽谷之間的創業動能連結。中經合於2016年5月初邀請第八號基金的印度合作網絡-91SpringBoard的共同創辦人Pranay Gupta(PG)來台交流。91SpringBoard是一家位於印度新德里的早期新創育成中心。
大部分台灣人對印度的印象,停留在觀光旅遊。或是如電影《三個傻瓜》中,男主角就讀帝國理工大學(以印度理工學院為藍本),感覺印度充滿了理工的人才。
位於南亞的印度,是個擁有13.2億人口的大國。網路使用人口已達到2.77億,為世界第二大,僅次於中國。八成的上網量來自移動裝置。龐大的市場需求,讓各大企業紛紛瞄準印度市場。印度本地的創業潮,也不遑多讓,與外國企業分庭抗禮。
1.執行跟不上政策?考驗印度政府
去年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Shri Narendra Modi)於獨立日宣布2016年將啟動新創印度計畫。這份計畫包含:建立印度創業生態圈來加速新創企業的成長、培育企業家及培養創新。目標是讓印度成為創造工作的國家,而非找工作的國家。
總理的宣言野心龐大,莫迪政府推動技能提昇計畫,從人才面下手,意圖提昇全國工人的技能。並且簡化公司註冊流程,號稱一天就可以完成公司註冊。
但是過去印度政府的效能不彰眾所皆知,各項行政手續繁複費時,連PG都坦言,外國人想在印度設立公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印度政府能否扭轉過去的執行問題,跟上政策的腳步,是一大考驗。公部門一旦成功大開方便之門,無疑是向新創產業注入一泉活水。
2.印度製造取代中國製造?下一個新霸主即將出現?
莫迪政策重要的發展方向之一為「印度製造」,鼓勵全球各國到印度投資設廠,並行銷到全世界。
過去中國以中國製造的模式,成功在世界經濟搶得一席之地。發展至今,中國製作不再是只有廉價與山寨,中國品牌-小米與華為,都走出自己的路。4月份,知名的科技雜誌《連線》(WIRED)英國版,更以小米創始人雷軍為封面,搭配標語「是時候山寨中國了!」(It’s time to copy China.)
印度過去以軟體發展聞名,培育了眾多的理工人才,形成許多創業生態圈,如班加羅爾、德里首都區、孟買等。硬體發展過去並非印度強項,總理的新政策試圖為印度帶進硬體發展,一旦硬體產業成功,就能結合印度本地的軟體優勢,創造更創新的產品。PG認為,硬體與軟體的發展並不相衝突,印度也不該只選擇一條路走,兩者齊發展,才能相輔相成。
3.印度市場-企業家的新大陸
Google的新總裁Sundar Pichai出身印度清奈,對印度市場看重,希望未來印度可以成為Google新產品的關鍵試驗市場。蘋果執行長庫克也在今年五月首度造訪印度,隨著印度成為最後一個大型智慧型手機市場,企業家無不搶著插旗。
市場龐大,也讓許多原本在矽谷的創業家及人才來到印度。舉例來說,印度電商龍頭-FlipKart(目前估值5890 萬美元),於2015年3月延攬Google早期的產品經理-Punit Soni,擔任產品長。作為英國的前殖民地,每年有大量的留學生在英美等國接受商業及理工相關的高等教育。大量人才的供給也能因應印度本地人才龐大的需求。
PG也鼓勵台灣創業家進軍印度市場。雖然印度本地有許多成功的新創,但印度市場仍然很大,食衣住行等民生產業,都還有許多需求未被滿足。另一個關鍵是語言,雖然印度存有好幾十種地區方言,但大部分的人仍能看得懂基本英文。
4.印度跟你想的不一樣!如何進軍印度市場?
想進入任何市場,最重要的事就是要了解當地的風土民情。舉例來說,台灣的信用卡使用普及,在中國也有行動支付。但是印度信用卡使用率極低,還是習慣用現金消費。Uber一開始進軍印度市場仍採用其一貫的信用卡結帳,卻踢到鐵板,被收現金的競爭對手Ola超越,因此現在Uber在印度也能用現金結帳。
問到PG該如何熟悉印度市場,進而打入?PG回答:「找當地人幫忙吧!」印度大部分的人能以英文溝通,沒有語言障礙。找一個本地人,絕對可以讓團隊迅速融入印度市場。
參考資料:
1. Start Up India
2.莫迪拚印度製造 台商新契機
3.莫迪推印度製造 企業看衰
4.Mary Meeker’s 2016 internet trends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