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嫉妒、拒絕、批評…這些職場的「負能量」,都可以幫你更上層樓!

創新點:嫉妒,可以成為扭轉職涯的契機。

 

本文3大重點:1. 處理焦慮,分類壓力來源並列出動力來源。 2. 善用嫉妒感,讓自己變成自己最羨慕的人。 3. 害怕被拒絕或批評?主動出擊加強心靈抵抗力。

 

本文獲 First Round Review 授權進行編譯,原文為《These Seven Emotions aren’t Deadly They’re Your Secret Career Superpowers》

 

職場上,我們時常被耳提面命:「不要把情緒帶進辦公室,才能讓自己看起來專業又理性」。但像是焦慮、嫉妒、害怕拒絕等「負面」情緒雖能在短時間內被壓抑,但累積在心中久了仍會發酵,最終化成委屈的淚水、甚至爆發成對同事大吼的情緒潰堤。

Liz Fosslien是人力資源新創公司「Humu」的主管,他的職涯初期從事金融顧問,而後加入新創公司。忙碌工作之餘,熱愛文藝的Fosslien也會創作一些財經主題的文章和插畫,作品時常登上紐約時報、經濟學人等重量級刊物。

2019年,Fosslien與Mollie West Duffy共同出版著作「No Hard Feelings: The Secret Power of Embracing Emotions at Work」,從他累積多年的職場經驗中,教大家如何感知自己的情緒變化,理解這些變化發出的訊號,進而幫助讀者職涯發展,一起來看看他的三個秘訣。

 

1. 處理焦慮,分類壓力來源並列出動力來源

Fosslien剛出社會時在金融顧問業工作,雖然身處高壓的工作環境,但為了隨時保持完美的專業形象,就算他心裡再緊張,都得裝出一副冷靜的樣子。

此外,為了力求表現,就算他手邊已有不少工作,當主管派下更多新任務時,他也會若無其事地接下,熬夜加班解決問題,默默承受許多壓力,也時常感到焦慮。

 

(圖片來源:Pixabay)

 

Fosslien事後回顧,打趣地形容當年的自己簡直就是「職場烈士」,而他在職場打滾多年後,也摸索出了一套處理焦慮感的方法。

他建議大家,每當感受到焦慮情緒時,可以花幾分鐘坐下來好好思考壓力的來源,把所有壓力源分成「可控」以及「不可控」:

對於「可控」的壓力源,寫下具體且容易做到的目標。比方說:「今天我要完成簡報投影片的大綱」,比起「我得開始做簡報投影片」更踏實,相對減輕心理負擔。

至於「不可控」的壓力來源,我們可以先按兵不動。像是主管不停發出電子郵件指派新工作時,我們可以等信件轟炸暫告一段落時,再一次把所有內容整理出清單,和對方討論每項工作的重要程度及優先順序。

但除了被動地處理焦慮來源,Fosslien建議大家更重要的是「主動出擊」:隨時留意有哪些事會讓自己感到輕鬆愉快。比方說,你期待出差拜訪客戶、或和某些人合作專案特別順利,記得把這些讓你特別有成就感的時刻記錄下來,隨時注意有沒有相關的機會可以主動爭取,讓自己在工作裡時常保有期待感,才能讓職場之路走得更遠。

 

2. 善用嫉妒感,讓自己變成自己最羨慕的人

雖然我們常被告誡不要太嫉妒他人的成就,但Fosslien認為:「如果你仔細分析自己為何會產生嫉妒的感覺,往往會發現職場生涯重大轉折的契機。」

 

(圖片來源:Pixabay)

 

Fosslien舉出一位資深律師、也是知名作家Gretchen Rubin展開斜槓人生的故事為例:Rubin原先是個成功的律師,在業界相當知名。直到他發現自己讀完一些王牌律師的報導時,只會產生短暫的勵志感;但讀到一些知名作家的傳記時,卻對他們的生涯成就產生強烈的嫉妒感。

這樣的反差啟發了Rubin,開啟了他嘗試文學創作的契機,最終成為一位成功的作家。

在Fosslien還是菜鳥時,他也曾經非常羨慕那些樂在工作的人,好奇為何他們在高壓環境下仍能如魚得水?但他自問:若自己繼續待在金融顧問業,很可能一輩子都無法成為那樣的人。這樣的想法,也終於成為他跨出舒適圈,轉換跑道的出發點。

因此,處理嫉妒感最好的辦法是:拉近現實和嫉妒的距離。Fosslien建議,我們可以不定期檢視自己的人際網絡,看看哪一位成就最讓自己羨慕,再思考如果想達到相同的境界,該如何規劃階段性目標並踏出第一步?也許未來,我們就能成為自己過往最羨慕的人。

 

3. 害怕被拒絕或批評?主動出擊加強心靈抵抗力

面試夢想公司被拒、拜訪客戶提案卻吃了閉門羹,這些日常的打擊常常讓我們原先勢在必得的鬥志瞬間如洩氣皮球,感到灰心喪志。經歷過被拒絕的難堪後,有時甚至會讓人面對挑戰時猶豫不決。

如何提升「被拒絕的勇氣」?Fosslien以自身經驗為例,只要用對方法主動出擊,就能降低被拒絕的機率。

 

(圖片來源:Pixabay)

 

2014年,Fosslien已經累積了不少業餘時創作的插畫作品,想要找管道將這些畫作發表出去。他鎖定平時就有關注的幾位財經部落客,希望借助他們的人氣,為自己的創作爭取曝光。

於是,Fosslien寄了幾封「量身訂做」的電子郵件給這幾位財經部落客,內容寫上:「我喜歡你寫的A文章,因為B的原因。而隨信附上我的C作品,和A文章的主題有相關,也許你會有興趣。若你能幫我分享,我會非常開心!

這樣具體、帶有情感且讓對方感受到你做過功課的真誠請求,的確令人難以拒絕,Fosslien成功地讓對方分享了自己的插畫;其中一項作品「經濟學家說愛你的14種方法」更是吸引經濟時報、經濟學人等權威刊物轉載。

此外,若我們和Fosslien一樣有業餘之外的個人專案,隨時分享創作也是一個好習慣。Fosslien建議大家,不要等到完成「曠世巨作」後再和大家分享,只要有些小成果就可以先放上網路相簿或部落格。如此一來,一方面可以隨時記錄靈感,為創作的歷程留下紀錄、二方面放上網之後,可以從別人的回饋得到修正的方向,或是前進的動力。

回歸書中主旨,Fosslien最想和讀者說的是:「比起純粹的邏輯分析,我們的情緒有時可以告訴我們更多關於我們想要的東西。充分理解並利用自己的情緒,最終能讓我們成為更好的員工和更快樂的人!」

 

訂閱《王文華談創新》音檔,用創新案例改善工作與生活。

免費訂閱《創新拿鐵電子報》,不錯過任何創新案例。

推薦閱讀:

1. 美國激勵大師談「抉擇」:往壞處想、把最糟狀況和自己的底線寫下來、然後意想不到的事情就會發生了…三個步驟克服未知的恐懼!

2. 疫情讓你感到不安和孤獨?學美軍海豹突擊隊用這三招,增強我們的「焦慮抵抗力」!

3. 最新調查:上班8小時,只有72分鐘在做重要的事!這4種方法,讓我們在分心事務下,仍然準時完成計畫!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陳蔚銘

工程背景,文學與設計均有所涉獵。講求效率溝通與理性互動,廣泛閱讀、獨立思考;相信找出解決方案遠比抱怨有用。不輕易滿足於現狀,積極嘗試各種可能,體會人生況味。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