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日本家電品牌,近期正在日本異軍突起。它是百慕達(Balmuda),相較於日本家電巨擘夏普和索尼等,成立僅十三年的它,卻能把電風扇、空氣清淨機和烤麵包機等家電賣出高於同業的七倍價錢,估計年營收約五十億日圓(約新台幣十五億元)。
原文出自《商業周刊》第1516期 2016-11-30 高中輟學CEO 翻身日本賈伯斯。商業周刊是台灣發行量最大的財經雜誌,也是最具影響力的媒體之一。兼具深度與廣度的專題報導,提供讀者多元的知識與國際觀點。本篇文章撰文者:李雅筑
例如一台要價新台幣一萬元的電風扇,推出後造成搶購風潮。它的創新和顛覆,被日本媒體喻為是家電業的蘋果,電腦雜誌《週刊ASCII》直指,其創辦人寺尾玄,已被同業視為是「日本賈伯斯」。
《商業周刊》取得獨家採訪機會,來到其位於日本東京的辦公室,以七、八年級為主的員工,穿著黑白色基調的服裝,如同該公司產品的極簡外觀。社長寺尾玄的桌子旁,擺著一把發亮的電吉他。
「一開始並不是朝家電公司的路來走,」從歌手轉行、三十歲創業的寺尾玄說。剛開始,他在一間小工廠裡埋頭研發蘋果電腦散熱器和檯燈,直至六年前的Green Fan電扇,才讓他成功切入高端市場。
二○○八年,受金融風暴影響,百慕達面臨財務危機,負債達上億元。「那時什麼都沒有,沒錢、沒產品,有的只有夢想。」當時,每年夏天都使用電扇的他發現,這個發明百年的古老家電,並沒有實質性改變,不僅噪音大、操作不靈活,最大問題是風。
「為何電扇吹不涼?」解問題,看電視得靈感
他解釋,電風扇的風力過強,持續使用會感到身體不適,「傳統電扇雖然可以製造出風,卻製造不出涼爽。」他內心想:為什麼人們可以在戶外享受清風,卻不能長時間吹電扇?
他想,要讓電扇吹出自然風,就必須打散風的漩渦、增大吹拂面積,因為大自然的清風是沒有漩渦的。但該怎麼做?一天,他在家看「三十人三十一條腿」節目,三十人將腳綁在一起,排成一列賽跑,當中只要有人跑速不對,旁邊的人就會被牽著走,最後整個隊伍摔倒。他突然靈光乍現:「流體世界也是如此嗎?何不讓電扇至少產生兩種風速的風?」
他研發出雙葉扇,內側風速度慢,送出的空氣變少,但搭配外側引進的快風,兩者碰撞不僅消除了漩渦成分,還讓吹拂面積增加四倍。為降低風速,他破天荒使用直流電機,結果耗電量只有傳統的一半。至於噪音問題,他借鑒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流體動力學曲線數據,讓風扇轉動幾乎靜音。
(圖片來源:Balmuda官網)
「我們是要創造市場」領風潮,小米也山寨它
經由兩千張圖,Green Fan電扇誕生了,高成本製作,一台定價三萬六千日圓。他形容:「這是一場賭注。」事實證明,他賭對了,產品一推出就賣到缺貨,一年熱銷一萬二千台,也吸引夏普等廠商跟進設計出直流電扇。
為什麼敢推高價位商品?「一台三萬元的風扇很貴,我自己不會買;但如果是能夠享受到舒服的自然風,三萬塊就太便宜了。」他說,相較於其他公司分析市場需求,他選擇從自己的使用經驗出發。「我們不是要迎合市場,而是要創造一個市場。」
例如他發現以往空氣清淨機,只能吸附周邊懸浮物質,於是設計出雙風扇,能驅動室內的空氣流動,擴大吸附效果。又如,喜歡吃麵包的他,認為大多數的烤麵包機品質不穩,烤出的麵包不是過硬就是太軟,所以他縮小機型,防止熱量流失,同時間在頂部開設加水孔,運用水氣和熱氣,讓麵包能被烤得外酥內軟。
他說,自己是在賣一種生活的體驗。
難道不怕市場無法接受他的創意?「做不好就收掉公司,當時這麼想,直到現在也還是如此。」曾經陷入谷底,反而讓他能更無所畏懼。
寺尾玄的獨特想法,來自特殊的人生經歷。
寺尾玄高中輟學後,曾獨自到歐洲徒步旅行,之後組搖滾樂團,雖然曾拿到唱片合約,但九年過去,星夢始終沒成功。流著藝術家血液的他,轉而到工廠拜師學藝,他從設計、製造、行銷到物流配送等流程學起,一步步走向創業之路。
這讓他的產品與眾不同。他說,創新是從不滿意開始的,「一定要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如同當歌手時不斷修改作品,現在的他,把家電當成藝術品對待,一次次嘗試新可能。「我一直沒有放棄藝術,只是把吉他換成了螺絲起子!」位子旁的那把吉他,成為工作時的心靈寄託。
現在,百慕達只要推出新品,一年後市場就有類似仿效產品。今年中,小米發表一款空氣清淨機,外觀和功能都與百慕達如出一轍,讓它一時在中國聲名大譟。
但寺尾玄還是不太滿意現狀。談到未來,他皺著眉說,目前的科技技術仍然趕不上他內心願景,「迫不及待要提供更多的驚喜體驗給大家。」這名家電業的藝術家,腦中的滿滿點子,等著破繭而出。
推薦閱讀:
1.活在賈伯斯陰影下的領導人!蘋果執行長庫克走出3條自己的路
3.連Steve Jobs也聽他的,矽谷總教頭 Bill Campbell 的3大管理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