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寬恕,是放過「自己」,而不是放過「對方」!史丹佛的「寬恕計畫」,教我們4種技巧和9個步驟 (下)

創新點:練習寬恕,有九個步驟。

 

本文3大重點:1. 達到「寬恕」的9個步驟。2. 避開4種心態及每天練習「寬恕」的方法。

 

昨天,我們談到了「寬恕」是為了放過自己,但不一定要放過對方(連結上集)。因為「寬恕」不是「和解」,不是要將善意無條件的送給別人,別人也不一定會領情我們的善意。這樣的觀點與我們傳統認知的「寬恕」想法很不一樣,所以要透過時常的練習才能心領神會。

除了昨天提過的學習「寬恕」的4種技巧外,還要搭配它的9個步驟,以及練習「寬恕」時要避免的4種心態,輔之以每天練習「寬恕」的方法,才能將「寬恕」融入生活,達到身心平衡且健康的最高境界。這樣的「技巧、步驟、心態及方法」的組合,我稱之為「寬恕四基石」。今天,我就繼續談「步驟」、「心態」及「方法」的部分。

 

1. 達到寬恕」的9個步驟

一、確切知道你對所發生事情的感受,並能清楚說明你覺得不對的原因,然後將經歷告訴幾個你信賴的人。

二、承諾會採取行動讓自己的心情變好,明白「寬恕」是為了自己而不是為了別人。

三、「寬恕」並不意味著與傷害你的人和解,或者縱容他們的行為,你只是想追求平靜,你可以心平氣和用同理心來改變對事情的看法。

四、你的痛苦是來自於你現在對傷害的想法、感受和難過,但事情可能已經過了兩分鐘或十年前了,「寬恕」有助於治癒那些傷害的感受。

五、當你感到難過時,就練習幾個簡單的壓力管理技巧,例如冥想、瑜伽或運動來舒緩身心壓力。

六、不要期望別人會帶給你健康、豐盛、愛與平靜的生活,你要自己去爭取。

七、把精力放在尋求方法獲得正向感受,而不是浪費在你的受傷經驗,不要在心理上一再「重播」這些傷害。

八、讓自己過得更好才是對傷害你的人最好的報復,尋找你周邊的愛、美麗與善良,讓「寬恕」帶給你力量。

九、改變你的悲慘情節,勇敢做出「寬恕」決定。

 

(圖片來源:Patch.com)

 

2. 避開4種心態及每天練習「寬恕」的方法

而在學習「寬恕」的過程中,還要避免4種心態:

第一,是缺乏「感激心」,認為發生在你身上的都是壞事,就不會得出一個正向觀點。

第二,是缺乏「同理心」,認為只有自己才會碰上壞事,就不會去注意到其他受過傷害的人。

第三,是自戀而缺乏「關心」,只注意到自己而不會關心他人。

第四,是缺乏「實踐心」,没有經常練習就會很難做到「寬恕」。

(同場加映:你知道「同理心」很重要,但具體該怎麼做?這3個技巧,讓你用「同理心」影響別人)

至於我們要如何每天練習「寬恕」?Luskin教授建議可以盡可能的經常原諒你的小孩和你所關心的人,原諒與你親近的人,原諒你生活中所有發生的小事,比如交通或没禮貌的售貨員。我們對事情生氣都是在浪費時間,還不如拿來練習「寬恕」。當你對某人生氣了,在沒有看到那個人時,你就可以練習說「寬恕」的話,情緒就不會變得更糟,生活就會變得更好,這是實踐「寬恕」最簡單的方式。

Luskin教授說,一旦人們學會了「寬恕」,對生活中的痛苦事物便會採取截然不同的態度。而其中最大的變化是,他們即使已經受到傷害,也不會覺得自己是受害者,因此不會採取充滿敵意的做法,對生活也會更有希望。雖然他們仍會覺得碰到壞事或痛苦的事,但他們經由「寬恕」看到了希望,因此並沒有陷入消極的情緒中。

所以,瞭解了Luskin教授的「寬恕」理論,是否有一種完全顛覆了既有觀念,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呢?如果你認同這樣的新觀念,就必須要時常練習,才能讓它們改變你的生活。

時常練習「寬恕」的4種技巧、9個步驟、注意4種會阻礙「寬恕」的心態,以及每天身體力行的實踐,才能建立起穩固的「寬恕四基石」。就如同想要學會高深的武功,就必須從「蹲馬步」開始一樣,將學習「寬恕」的4個基礎打好了,才能建立起我們的「寬恕肌肉」,讓我們的身心變得更好,並重新找回自己的力量。

 

(圖片來源:Azureazure)

 

訂閱《王文華談創新》音檔,用創新案例改善工作與生活。

免費訂閱《創新拿鐵電子報》,不錯過任何創新案例。

推薦閱讀:

1. 「焦慮」有助於提高生產力?!這3種負面情緒,是正能量的來源

2. 3 個步驟,讓你迅速紓壓!智慧型手機帶來的焦慮,這兩家公司用智慧型手機解除

3. 你知道「同理心」很重要,但具體該怎麼做?這3個技巧,讓你用「同理心」影響別人

 

參考資料:

1. Happier Folks Get More Done with Less Stress; So Can You

2. Forgiveness Is Not What You Think It Is

3. Q&A on Forgiveness with Dr. Fred Luskin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Hayden

相信只要努力工作,嘗試新事物,人人都可以是創業家。所以白天努力工作,晚上努力寫創新創業文章,希望可以啓發更多想法。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