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力 運輸產業的創新

15歲的他因為想「偷懶」而創業, 15年後,他的電動腳踏車公司營收2.5億美元

2020-10-30

創新點:「胖胎車」+ 電動車 = 獨特的市場區隔。

 

本文 6 大重點:1. 解決自己的問題,是很多創業者的初衷。2. 不停的嘗試,只要錯的夠多就會找到對的方法。3. 將興趣變成生意,就算不賺大錢也一定能夠自給自足。4. 離開自己的熟悉的環境,更容易發現不一樣的靈感。5. 沒有錢打造第一批產品沒關係,因為現在有募資網站!6. 魔鬼在細節中,認為理所當然的事很容易就成為問題的根源

 

近年來腳踏車不但被視為一種運動,而且還是很多人首選的的交通工具。今年因為疫情的關係,人們為了保持社交距離開始避免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於是,更多人選擇了腳踏車。美國電動腳踏車公司 Rad Power Bikes 因此逆勢成長了 300%!今天,我們一起來看它的創辦人 Mike Radenbaugh 的故事。

 

1. 解決自己的問題,是很多創業者的初衷

Mike Radenbaugh 出生於北加州一個偏遠的小鎮 Garberville。他父親是一位木匠而母親則在急診室當護士。但在 Mike 出生前,父母決定要「回歸大自然」,於是舉家搬到鄉下。由於 Mike 的父母決定「自己的房子自己蓋」,所以一直到 5 歲他都住在露營車上,等著父親蓋的房子完成。而那間房子一直到今天,都還沒有完全蓋好!

從小,Mike 就常在週末到父親工作的的地方幫忙,所以他很早就學會了如何使用各種工具,做出自己想要的東西。再加上住在鄉下,家裡任何東西壞了都要自己動手修。因此,Mike 在這方面的知識都比同年齡的人來的豐富。

 

圖說:Rad Power Bikes 創辦人 Mike Radenbaugh(圖片擷取:Biz Journals

 

上了中學後,Mike 的父母因為沒空載他上學,所以需要自己想辦法。由於學校離家大約 25.7 公里,所以走路不是辦法,搭同學的便車和公車又有太多的麻煩,於是 Mike 決定要騎腳踏車上學。

Mike 會下這樣的決定,是因為他非常愛騎腳踏車。他家附近就有一個他常去的越野腳踏車練習道,而他也有參加越野腳踏車比賽。但是,要騎那麼遠的距離的確是不輕鬆的。Mike 不但每趟要騎大約一個小時,而且到校時都會一身臭汗,讓他這種愛耍帥的少年在一群朋友面前覺得非常尷尬。

為了讓自己上課的旅程更輕鬆,Mike 於是開始思考如何打造自己的電動腳踏車!

(同場加映:Mike 要讓上課變得輕鬆,所以開始研究電動腳踏車。這位創業家因為吃不到家鄉的龍蝦堡而自己開餐廳!請看:景氣差,怎樣「斜槓」才能賺錢?這位「理專」將副業變成 6000 萬美金的龍蝦帝國

 

2. 不停的嘗試,只要錯的夠多就會找到對的方法

早在 10 歲時,Mike 就迷上了小孩用的電動滑板車。因此,他存了 3 年的零用錢後,總算買下了一台電動滑板車。他也對簡單一顆電池加上馬達,就能讓滑板車自己動起來感到非常有趣。這時候,Mike 開始思考如何將這套動力系統加裝在腳踏車上。

15 歲的 Mike 於是上網找資料,他發現有一些現成的電動腳踏車在賣,但對 Mike 來說都太貴了。 接著,他發現網路上有一些人也在改裝自己的腳踏車。Mike 就參考他們的做法,然後自己在網上訂了一些材料,包括:電池、馬達、控制系統,然後拿自己的舊越野腳踏車來改造。

 

圖說:Rad Power Bikes(圖片擷取:Rad Power Bikes IG

 

經過了 9 個月,12 次失敗的嘗試後,Mike 總算有了一台他可以一路騎到學校的電動腳踏車。這台車最快時速可以到 48公里,但因為電池太小,所以到了學校後都要偷偷的用學校的電源充電才能騎回家。

Mike 的電動腳踏車讓自己上學的路變得輕鬆,同時也吸引了當地報社的注意,而且還特別為 Mike 寫了一篇報導,讓更多人認識他。一天,Mike 的一位朋友詢問 Mike 是否願意幫忙改裝他的腳踏車,Mike 爽快的答應了。這就讓 Mike 的興趣,開始變成一門生意!

 

3. 將興趣變成生意,就算不賺大錢也一定能夠自給自足

為朋友改裝了腳踏車後,Mike 覺得這是一門可以賺錢的生意,於是就用自己的名字 Radenbaugh 將公司命名為 Rad Power Bikes。接著,Mike 將他自己的電動腳踏車帶到市集中展覽,並告訴大家他可以將大家的腳踏車變成電動的!

市集中賣帳篷的老闆娘對 Mike 的腳踏車很有興趣,於是就過來詢問。Mike 正好對老闆娘的帳篷也很有興趣,因此建議「以物易物」:他幫老闆娘的腳踏車裝上動力系統,老闆娘則給他一頂帳篷作為代價。而這就是 Rad Power Bike 的第一筆生意。

不久後,有一位身患疾病,住在山坡上的男生來尋求 Mike 的協助。由於他行動不方便,因此希望有一台能夠幫助他移動的交通工具。Mike 為了確保自己能夠滿足對方的需求,帶著他一起到市場嘗試各種零件,例如椅墊夠厚,讓他長時間騎乘也不會感到不適。或是引擎夠強,能夠載著他和購買的日用品爬上山坡。

 

圖說:能負重的 Rad Power Bikes(圖片擷取:Rad Power Bikes IG

 

透過這次的改裝,Mike 發現自己所做的事情不但有趣,而且真的能夠為人們解決重要的問題,讓他更投入在這件事上。而 Rad Power Bike 的名聲,也在鎮上傳開來。很多人開始帶著自己的腳踏車和需求來找 Mike,而他也認真的為每一位客戶客製他們需要的改裝。例如,有一位務農的客戶需要載很多東西,所以腳踏車需要更多的動力以及加裝籃子。另一位客戶想要載他的狗狗外出,Mike 就在他的腳踏車後加上一個拖車。

Mike 透過這些改裝,也賺了一些錢。雖然不多,但足夠讓他到大學去唸工業設計。

 

4. 離開自己的熟悉的環境,更容易發現不一樣的靈感

進入大學後,Mike 並沒有停止 Rad Power Bike 的營運。他將晚上和週末的時間都投入到為客戶改裝他們的腳踏車上。另外,Mike 對「電動交通工具」的熱情,讓他在大學第三年時和朋友們創辦了一家名叫「GolfBoard」的公司。這家公司主要的產品是「電動滑板」,打高爾夫球的人可以不需要依靠笨重的高爾夫球車,也能在球場上快速的移動。

 

圖說:GoldBoard 的產品(圖片擷取:Dude I Want That

 

(同場加映:Mike 的電動滑板專為高爾夫球設計,但這家新創公司卻讓我們可以用電動滑板上班!請看:踏著電動滑板車,帥氣地上班?史上成長最快的新創公司,改變了全球上班族的通勤方式

雖然 Mike 非常投入在 GolfBoard 中,但隨著公司的成長,Mike 發現自己的影響力開始變得太小,無法主導他最有興趣的產品設計。於是,他決定離開 GolfBoard。

而就算是在 GolfBoard 工作的時候,Mike 依然沒有放棄他的「單車魂」。他還是每天騎著電動腳踏車到處去,也還有抽空為有需要的人改裝腳踏車。但在 2014 年,一趟到親戚家過感恩節的旅程,給了 Mike 一個靈感。

Mike 在他親戚家看到一台「胖胎車」。這類型的腳踏車因為有比較「寬厚」的車胎,因此可以吸收更多的震動,讓騎士覺得更舒適。但這也表示車胎會和地面產生更多的摩擦,所以騎士會更費力。

Mike 立即想到,如果為這台「胖胎車」加上動力,那它就會變得舒適、耐用、好騎的腳踏車。這樣的腳踏車有市場,所以能成為 Rad Power Bike 的主要產品!

Mike 的信念也來自過去很多找他改裝的客戶,都要求 Mike 「加厚」他們的車胎。另外,當時市售的電動腳踏車都長的和一般腳踏車和類似。當它在移動時,一般人根本不會發現它有什麼不同。但一台「電動胖胎車」,就會像腳踏車界的「哈雷重機」一樣,馬上讓人認出來!

 

5. 沒有錢打造第一批產品沒關係,因為現在有募資網站!

在有了想法後,Mike 馬上上網尋找生產「胖胎車」的廠商,想要和它們討論合作的可能性。由於 Mike 用的是自己註冊的 Rad Power Bike Email 帳號,他非常擔心廠商們都不願意回應沒有聽說過的公司。

但還是有幾家廠商願意和 Mike 深入討論。在了解生產一台「電動胖胎車」需要做些什麼事之後,Mike 找來了他幼兒園時就認識的好朋友 Ty Collins 以及大學同學 Marimar White-Espin 來共同創業。

 

圖說:Ty Collins,Mike Radenbaugh 和 Marimar White-Espin(圖片擷取:INC

 

當時市面上在賣的電動腳踏車都是非常「陽春」。基本上它們的功率都只有 250 瓦、沒有加速器、電動只是輔助、以及配置一般腳踏車的窄車胎。Mike 決定完全顛覆人們對電動腳踏車的概念,所以就設計了一台 750 瓦、擁有像機車一樣的加速器、騎上去不用腳踏也會前進的胖胎車。而最初為了要讓銷售比較簡單,他只設計了一個型號兩種顏色(黑與白)。

有了設計,但 Mike 沒有錢生產,於是他決定要利用募資網站  Indiegogo 看看他的設計有沒有人願意「買單」。為了要快速得到回應,Mike 將他的募資期限設定為 30 天(一般都是 45 天)。他將命名為「RadRover」的電動腳踏車定價 1,100 美元,募資目標是 40,000 美元。Mike 認為只要達標,他就可以向廠商訂購半個貨櫃的商品。這樣就不至於虧太多了。

(同場加映:Mike 使用 Indiegogo 募資,而另一個知名募資網站 Kickstarter  竟然是由音樂人創辦的!請看:他不懂科技、不會募資、從辦音樂會得到靈感,打造出全世界最大的群眾募資網站!這位華人音樂家,重新定義成功的方法!

Mike 很快的發現很多人喜歡他的產品,在30 天募資期結束後,總共有 289 位客戶願意支持,而募得的款項超過 320,000 美元!而 Mike 除了馬上聯絡廠商,請它們開始生產之外,也迅速的在 Rad Power Bike 的官網上開始以有利潤的價錢:1499 美金販售「RadRover」。

一開始,Mike 非常擔心有沒有人願意付更多的錢來購買這台電動腳踏車。在官網上發售的第一天,他們賣出了一台。Mike 覺得不錯,最少證明網站是沒有問題,而且真的有人願意付這個價錢。到了第二天他們賣出了 3 台、第三天 15 台,Mike 知道他們應該沒有問題了。

 

6. 魔鬼在細節中,認為理所當然的事很容易就成為問題的根源

有了資金,下了訂單,Mike 發現他的挑戰才真正的開始了。他急忙的了一張機票,飛到位於中國大陸的廠商,開始監工和了解它們生產的流程。為了確保一切順利,Mike 將所有需求和設計都鉅細靡遺的紀錄下來,然後解說給廠商聽。結果,在 6 個月後 Mike 收到第一批貨時,他還是發現了一個大問題!

當時,Mike 非常興奮的「開箱」了第一台「RadRover」,然後就迫不及待的騎著它出去兜風,順便檢查品質。很快的,Mike 發現腳踏車有點「怪怪的」,但想不到是什麼問題。忽然,他發現竟然煞車裝反了!

 

圖說:新一代的 RadRover(圖片擷取:Rad Power Bikes 官網

 

原來,美國的規定是左手煞前輪,右手煞後輪,但廠商卻裝反了。在深入了解後 Mike 才發現,原來他認為全世界都一樣而沒有在規格上寫清楚的東西,其實是有不同規定的。為了要趕快出貨給心急的客戶,Mike 和另外兩位創辦人之後將在公司內將 300 多台的腳踏車一台台手動修正煞車的位置。

出貨後,排山倒海的售後服務讓 Mike 決定要開始擴大他們的團隊。同時,他也決定將公司搬到西雅圖。而在 Rad Power Bike 正式從改裝腳踏車公司變成販售腳踏車公司的第一年,公司的收入是 150 萬美元。

到了 2018 年,Rad Power Bike 已經成長到年收入 4500 萬美元。但是在那一年的 5 月 29 日,美國政府宣佈將對價值 500 億美元的中國大陸商品加徵 25% 的關稅。而 Rad Power Bike 的產品就被包括在內。

多繳 25% 關稅代表 Rad Power Bike 幾乎所有的利潤都消失了。因此,為了解決這個問題,Mike 和團隊迅速的開始尋找和中國大陸以外的廠商。最後,Mike 相中了一家台灣廠商,這才漸漸的減輕關稅的影響。

 

圖說:可以載酒的 Rad Power Bikes(圖片擷取:Rad Power Bikes IG

 

2019 年,Rad Power Bike 的收入再次翻倍來到 1 億美元。但接著的 2020 年卻為它們帶來了極大的轉變。

當新冠肺炎的疫情剛開始時,Mike 發現中國大陸和台灣的產量都受到影響。那時,他只是擔心員工的問題,以及想辦法確保疫情過後,生產能夠迅速恢復。

接著,美國的疫情接著大爆發,而 Rad Power Bike 所在的西雅圖更是美國的疫情中心。Mike 和團隊在一開始都決定今年會非常糟糕,於是就決定要將公司的預告盈利砍半。

沒想到大家因為疫情要避免搭乘公共交通工具,而 Rad Power Bike 這種適合初學者用來代步和載貨的腳踏車反而大受歡迎。它們不但沒有像很多公司需要裁員,甚至還努力的擴充團隊。從疫情開始到現在,Rad Power Bike 已經新增了超過 100 個職缺。

而在銷售方面,和 2019 年 4 月相比,2020 年 4 月的銷售成長了 297%,預估收入為 2.5 億美元。這也導致 Rad Power Bike 在今年銷售的腳踏車,比過去 5 年加起來的銷量還多!而這也是 Rad Power Bike 連續第 5 年取得超過 100% 的成長。目前,它在美國電動腳踏車市場的佔有率為 25%,而另外的 75% 則是被約 100 家廠商分食。

Mike 認為,市場對電動腳踏車的需求在接下來幾年只會變得更大。所以,他現在所做的事情不再是為了明年夏天的出貨煩惱,而是要思考如何確保未來 10 年都能滿足客戶的需求。

 

訂閱《王文華談創新》音檔,用創新案例改善工作與生活。

免費訂閱《創新拿鐵電子報》,不錯過任何創新案例。

推薦閱讀:

1. 你的腳踏車被偷過?這輛結合APP的腳踏車不會生鏽、不會被偷、而可以跟人共享賺外快

2. 3C產品充斥的時代,「溫暖」變成最大賣點。這家斯洛維尼亞的單車公司,用木頭讓騎車有了溫度

3. 連日大雨怎麼出門騎車?這家新創公司讓我們足不出戶,就和萬名車手一起飆車!

 

參考資料:

1. The Teenage Tinkerer Behind an E-Bike Revolution

2. Rad Power Bikes: Mike Radenbaugh

3. Electric bicycle sales are booming thanks to COVID, but now there’s a new problem

4. How a High School Passion Project Became a $30 Million Company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