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點:投入大量心力,不斷鑽研技術,不在乎廣告宣傳,直到做出完美無暇的產品,才會呈現給顧客。
本文三大重點:1. James Dyson年輕時的挫折,讓他不害怕「失敗」。2. James Dyson喜愛年輕員工並允許他們「失敗」。3. 透過不停嘗試和研發,讓產品維持高質量高價格。
空氣汙染越來越嚴重,若有款耳機能讓你沉浸在音樂中同時還能呼吸清新空氣,你會買單嗎?
英國公司「Dyson」在家電市場靠著革命性的吸塵器和吹風機大受歡迎,即使2022年疫情衝擊之下,Dyson仍能獲利達13億英鎊。
而公司的靈魂人物James Dyson被譽為「現代版愛迪生」,他靠著不斷投入研發創造出許多超前時代的設計,Dyson的成功故事,要從一台花園裡的手推車說起…
1. James Dyson年輕時的挫折,讓他不害怕「失敗」
來自英國濱海小鎮克羅默(Crome)的James Dyson,在他創立銷售額超過65億美金(2022年)的家電公司Dyson前,曾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1971年,James Dyson在整理家裡花園時,對傳統式手推車(一般的輪子)的低靈活度不滿意,他因此決定自行改良,把輪子的設計改用球狀的輪子取代,增加輪子與泥土的接觸面積,成功的讓手推車操作起來更為方便。
圖說:James Dyson設計出的新型手推車(圖片擷取:Wikipedia)
於是James Dyson決定銷售他的發明,很快地獲得一群投資者的青睞,並有了自己的銷售團隊。正當James Dyson想把產品銷往美國,卻發現銷售團隊中有人偷偷把這個設計賣給 Glassco Plastic(販賣實驗器皿的公司)。 James Dyson為了保護自己的發明,便展開訴訟,但最後卻敗訴了。
這次事件後,投資者們對James Dyson錯失把產品銷往美國的大好機會感到不滿,也開始質疑他的能力,於是他們把James Dyson從自己創立的公司中趕出去,更慘的是James Dyson把它改良手推車的專利登記在公司名下,因此他一無所有的離開。
James Dyson在此後陷入低潮,直到一次搬家後,使用吸塵器打掃地毯時,James Dyson對吸塵器的吸力感到不滿意。他拆解吸塵器後發現,集塵袋被一層灰塵堵塞,造成吸力減弱。於是James Dyson決定自己改良吸塵器。他在1979到1984年間,一共修正了5127個版本,終於創造出世界第一台沒有集塵袋的吸塵器,而這個產品也在第一個銷售地日本大獲好評,邁出成為家電帝國的第一步。
2. James Dyson喜愛年輕員工並允許他們「失敗」
因為年輕時曾因「失敗」被趕出公司,James Dyson管理與選用工程師的做法有別於一般老闆。James Dyson鼓勵工程師在他耗資2億美金建造的秘密實驗室裡,去盡情「幻想」與「失敗」。他希望透過「幻想」讓員工創造最有巧思的產品;透過「失敗」將產品的瑕疵一一修正。
Dyson一台要價400美金的吹風機,便是在實驗室裡是耗時四年。過程中Dyson收集了1010英里(mile)的人類頭髮,去試驗哪種風和溫度不會傷害髮質。透過嚴謹的測試,創造出不傷害髮質的高檔吹風機。
(圖片擷取:SMH)
就像孵化出Google眼鏡和Google自駕車的「Google X」一樣,Dyson也有知名的「D9」研究大樓,專門給擁有最瘋狂點子與最有才華的人一個最能發揮創意的空間,讓他們研發出最特別的產品。這幾個「秘密基地」確實讓Google和Dyson的產品特別具有創意性與獨特性。
在選人方面,從Dyson平均工程師年齡僅有26歲就可以看出,James Dyson偏好年輕的工程師。他認為年輕的工程師比較敢嘗試新事物,也不害怕失敗,而這正符合他鼓勵員工去「失敗」的理念。
臉書創辦人祖克柏,也曾在Y-Combinator(創投公司)的募資會上說:「年輕人就是比較聰明,這也是為什麼西洋棋高手都是年輕人。」臉書員工平均年齡僅有29歲,也反映了祖克柏的選才喜好。
3. 透過不停嘗試和研發,讓產品維持高質量高價格
除了選才與管理方式外,James Dyson對於產品的定位也有自己的堅持,Dyson的產品不論是吸塵器、吹風機或烘手機,都是領域中的高檔貨,但為何價格不親民消費者仍然願意買單?原因很簡單,因為Dyson的產品耐久度和產品效能比同業更好。Dyson的產品會那麼優秀,這裡歸納出兩點。
A 透過不停的試驗,讓產品成為佼佼者
Dyson第二代吸塵器DC02,在Dyson和6位工程師緊密的合作下,花了2年修正了約15個版本才推出產品;而掃地機器人花了17年嘗試1000多個版本才成功;Dyson的靜音風扇更是在64位工程師耗時3年,試驗640個版本才正式上架。
正是透過不停嘗試與修正的反覆動作,小地方出問題就整批報廢的要求,讓Dyson的產品不僅具有獨特性,也有可靠度。如James Dyson曾說過的:「消費者總買比較好的產品」,James Dyson相信高品質的產品才是成功之道。
(圖片擷取:Dyson)
B 比起打廣告,Dyson選擇把盈餘投入研發新產品與招募
從公司剛創立,James Dyson就堅信公司的銷售額應該是靠研發部門提升而不是靠廣告。以1996年為例,Dyson花在研發的金額將近廣告的六倍之多。到了2022年,即便在疫情衝擊之下,James Dyson依然大膽將4.63億英鎊(約35%淨利)重新投入研發,比起同業競爭對手創科實業(Techtronic,約9.5%)和伊萊克斯(Electrolux,約10%)都高出許多。
James Dyson不計成本實現理想的精神也體現在他的造車夢,2015年開始,James Dyson陸陸續續投入7億美元打造自家的電動車,一直到2019年,才認清把家電設計的堅持用在電動車上,會讓製造成本飆高,導致賣到消費者手上必須要超過21萬美元才有獲利空間,於是不得不中止造車計畫。
Dyson 花了七億美金做出的原型車 「N526」 (圖片來源:The Times)
2022年,Dyson發表了他們歷時六年、迭代500多個原型研發出的空氣清淨耳機「Dyson Zone」,宣稱能讓同時消除環境中的噪音和空汙,讓人們未來走在路上「如沐春風」、「鳥語花香」。從這個讓許多人以為是愚人節玩笑的耳機發表,也稍微看到Dyson突破了過往在產品發表時以技術為核心的風格,在行銷方面有了新鮮的嘗試。
(圖片來源:Dyson)
在講求CP值的年代,很多企業紛紛推出平價的產品,希望以薄利多銷的方式創造盈餘,但如James Dyson曾說過的「如果你不能在價格上贏過對手,那就在品質上贏過他們吧!」,James Dyson相信高質量無瑕疵的產品,才是久遠的經營之道。
(本文的最初版本刊登於2016年11月24日,原標題是:「現代版愛迪生」如何讓Dyson稱霸吸塵器產業)
推薦閱讀:
1. 能源危機逼近,我們只能「用肺發電」嗎?這間「虛擬發電廠」用網拍購物金獎勵省電的人!
2. 用二氧化碳做鞋底,以達到「負排放」?這家瑞士新創追求「效能」與「環保」,吸引網球天王費德勒一起創業!
3. 把環保從口號變成生意,兩位英特爾工程師變成「塑膠殺手」,產品連郭董都買單!
參考資料:
2.Dyson commits 1.4 billion for battery development.
4.Introduction of James Dyson.
5.James Dyson’s tedious inventing process.
6.How did James Dyson invent a perfect vacuum?
7.Quotes wrote by James Dyson.
8.Dyson keeps research creative product.
9. 2022: Dyson grows revenue and increases investment by 63%, despite significant headwinds
10. Dyson Zone
11. James Dyson interview: how I blew £500m on electric car to rival Tes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