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力 人工智慧

AI也能幫忙顧小孩?工程師夫婦開發出智慧嬰兒床,拯救新手爸媽的睡眠危機!

2024-05-15

創新點:把自身痛點當作起點,用科技為傳統家具賦予新價值。

 

本文3大重點:1. 工程師爸媽苦於睡眠不足,自製搖籃嬰兒床。 2. 與爸媽社群集思廣益,找到寶寶最愛的「瑜珈球彈跳」。 3. 請教專家分析嬰兒睡眠模式,「預防勝於治療」的哄睡策略。

 

Cradlewise」是一款曾獲選為《時代》雜誌2020年最佳發明之一的智慧嬰兒床。一張嬰兒床雖要價近兩千美金,卻號稱有著讓寶寶安穩睡過夜、讓爸媽每晚多睡兩個小時的獨家科技!值不值得?

 

1. 工程師爸媽苦於睡眠不足,自製搖籃搖籃嬰兒床

Cradlewise的創辦人Radhika Patil和他的丈夫Bharath Patil原先都在繁忙的科技業工作:Radhika在高通設計手機晶片的電源管理系統、Bharath則在德州儀器開發感測器技術。

2014年,他們的第一個孩子出生,兩人開始體驗到新手爸媽的痛苦:寶寶沒辦法安穩睡過夜,每隔一兩個小時就開始哭鬧,夫婦倆只得起床重新把寶寶哄睡,常常睡不飽。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們翻了幾本育兒書,發現許多專家都推薦搖籃是一個哄睡好工具。但他們看了看市售產品,結構不夠堅固、也有安全顧慮的設計。

於是,Radhika和Bharath發揮DIY精神,用Radhika媽媽的舊紗麗(印度地區由絲綢製成的女性傳統服裝),加上金屬桿和彈簧,打造了一個可以手動搖擺的搖籃床,讓他們減輕不少夜半起床、抱著孩子搖晃入睡的辛勞。

 

Radhika Patil (右) 和丈夫Bharath Patil (左)
(圖片來源:Cradlewise)

 

隨著寶寶成長,Radhika和Bharath也為搖籃床做了幾項「升級」:底座加裝馬達讓搖籃可以自動搖晃、掛上喇叭播放音樂舒緩嬰兒的情緒,當寶寶長到五個月大,開始出現大動作時,他們又加了監視鏡頭以便隨時掌握狀況。

忙著忙著,Radhika和Bharath的身邊也有越來越多朋友成為新手爸媽,開始經歷他們為嬰兒睡眠而苦苦掙扎的那段日子。

眼見自己打造的搖籃嬰兒床有商業潛力,他們決定在2018年辭去原來的工作創辦Cradlewise,全職投入智慧嬰兒床的研發。

 

2. 與爸媽社群集思廣益,找到寶寶最愛的「瑜珈球彈跳」

為了驗證產品有沒有市場,Radhika和Bharath有空就把他們的搖籃床放上卡車,帶到鄰居和朋友家讓他們實際試用,交流育兒心得的同時也聽聽他們對搖籃床的建議。

在數百位來自不同國家、文化背景的爸媽口中,他們聽到一個大部分人都提到的哄睡小技巧「瑜珈球彈跳」:抱著寶寶坐在瑜珈球上下彈跳,就能讓寶寶很快安穩入睡。

 

(影片來源:Youtube)

 

「市面上的搖籃床搖晃寶寶的方式沒什麼特別」,這個「瑜珈球彈跳」讓Cradlewise的搖籃嬰兒床找到了和傳統產品差異化的特色。

於是他們著手設計,把Cradlewise原先左右搖晃的方式改造成在瑜珈球上彈跳的體驗。

 

(影片來源:Cradlewise)

 

此外,由於Cradlewise的使用場景在安靜的夜晚,為了避免彈跳產生噪音讓哄睡過程功虧一簣,他們進一步開發「無噪音彈跳機構」並申請專利,畫下了Cradlewise產品的第一道護城河。

進行田野調查的同時,Radhika和Bharath也沒忘了請教專家,讓他們挖掘Cradlewise的第二道護城河。

 

3. 請教專家分析嬰兒睡眠模式,「預防勝於治療」的哄睡策略

許多父母都會在嬰兒床的周遭裝上監視器,以便在寶寶醒來的第一時間發出警報。

「雖然市面上已經有幾十種嬰兒監視器,但它們只能偵測到寶寶出現有大動作、甚至開始哭鬧時才通知父母」。不過,一旦寶寶從熟睡中完全清醒後,要重新哄睡的難度就更高了,有沒有辦法「先發制人」呢?

Radhika和Bharath拜訪了兒科專家,了解到嬰兒從熟睡階段到開始哭鬧會經歷三個階段:安靜期、活躍期和哭鬧期;在安靜期的嬰兒雖然已經清醒,但只會乖乖躺著,幾乎沒有大幅度的肢體活動。到了活躍期,嬰兒出現較大動作並觀察環境。最後,在哭鬧期開始大哭。

 

(圖片來源:Cradlewise)

 

如果Cradlewise可以從安靜期就偵測到嬰兒細微的活動,進入活躍期之前就安撫他們重新入睡,就能避免夜半哭聲,父母也可以獲得更多寶貴的休息時間。

Bharath過往在德州儀器研發感測器的經驗在此時派上用場,他設計了許多不需要穿戴設備的感測器並安裝在嬰兒床上。這些感測器會同步收集周遭的溫度和嬰兒的呼吸、心跳、動作頻率等數據,藉此判斷嬰兒是否已經開始清醒?一旦發現早期跡象,嬰兒床就會開始自動搖晃、甚至撥放音樂讓嬰兒重新入睡。

同時,Cradlewise的影像分析也會透過鏡頭偵測寶寶是否處於不安全、容易窒息的睡姿,追蹤呼吸並在出現異常時向父母手機裡安裝的APP發出警報。

而更厲害的是,Cradlewise還導入人工智慧,用以分析搖籃床收集到的數據,為每個寶寶量身訂做:啟動彈跳的最佳時機、最舒服的力道,以及最有效入眠的音樂,提高哄睡的效率。

 

(圖片來源:Cradlewise)

 

第一代的Cradlewise智慧嬰兒床推出之後市場反應不差:2023年收入達800萬美元、記錄了超過300萬小時的嬰兒睡眠紀錄,用來持續改善產品。

站穩腳步後,Radhika和Bharath預計募集新一輪資金,將下輪成長動能聚焦在提供用戶更先進的睡眠分析,並在嬰兒床加裝體重計來追蹤嬰兒的成長軌跡,將夜晚的保母業務延伸到更全面的嬰兒健康管理。

 

訂閱《王文華談創新》音檔,用創新案例改善工作與生活。

免費訂閱《創新拿鐵電子報》,不錯過任何創新案例。

推薦閱讀:

1. 賣床墊也能變成「獨角獸」!估值11億美金的Casper,如何用「免費試用」顛覆睡眠產業

2.「睡不好,人易老!」新創公司用科技改善失眠問題,為我們製造香甜美夢

3. 睡眠品質不好怎麼辦?用「數據」改善!哈利王子,戴上睡眠「魔戒」

 

參考資料:

1. Cradlewise raises $7M to save the sleep of newborns and parents alike 

2. Silicon Valley startup develops a $1999 smart cradle to rock your baby to sleep

3. Health Tech: Radhika Patil Of Cradlewise On How Their Technology Can Mak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Our Overall Wellness

4. Cradlewise, The AI-Powered Crib Giving Parents More Sleep

5. The Birth of Cradlewise

6. Radhika Patil talking on her own cradle journey to invent cradlewise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