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力 醫療保健產業創新

在家裡抽血、驗尿、吊點滴、做超音波、聽報告……照顧長輩的新方式:在宅醫療!

2024-11-19

創新點:長輩不必到醫院,醫師來家裡

 

本文三大重點:1. 從去看醫生到醫生來看你。2. 「在宅醫療」在台灣的發展。3. 在宅醫療的進行方式

 

1. 從去看醫生到醫生來看你

每個人遲早都會照顧年邁的長輩,有一天自己也會成為長輩。

上醫院、掛號、等待、看醫生、做檢查、聽報告……的流程,每個人都體會過。

對病重的長輩,這很折騰。去醫院不但增加感染風險,萬一需要住院,更得在不熟悉的環境養病,對當事人和家屬,雪上加霜。

如果翻轉過來,醫生到家裡來看病?病人在家「住院」呢?這就是「在宅醫療」。

 

(行一診所的病患家屬的作品)

 

2. 「在宅醫療」在台灣的發展

「在宅醫療」在日本發展得很早,稱為「第三醫療」,有別於門診醫療和住院醫療。

在台灣,一群醫護人員在2016年成立了「在宅醫療研究會」,探索在台灣實踐在宅醫療的可能性。2017年四月,進一步成立「台灣在宅醫療學會」,成員包括醫師、護理師、藥師、職能治療師、物理治療師、語言治療師、居家服務員、社工等。

台東的都蘭診所,是台灣「在宅醫療」的先驅。創辦人余尚儒醫師是「台灣在宅醫療學會」的創會理事長。2015年到日本取經之後,回台推動在宅醫療。2017年在台東縣東河鄉,成立了台灣第一家已在宅醫療為主的診所。

早期投入在宅醫療的醫護人員,碰了很多釘子。原因是台灣的大城市看病很方便,價格也相對便宜。民眾長久以來的習慣是到不同醫院掛不同科別。突然告訴他們醫生會來家裡看病,民眾反而不能接受。

台北市的行一診所,也是早期投入的團隊之一。他們吃了很多閉門羹後,找到了最適合「在宅醫療」的族群。

行一診所的創辦人張凱評醫師,在台大醫科時,一度想放棄醫學系轉到物理系或社會系。醫學系五年級時,被嘉義縣新港鄉的陳錦煌醫師投入社區醫療所啟發,決定完成醫學系的學業,但希望自己的醫學生涯更具社會性。於是,他決定走入社區。

在台大醫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歷練後,五年前,他創辦行一。推動初期,也很難得到民眾的認同。在收入較低的地區,他跟里長、醫院同仁挨家挨戶地敲門,主動說明到家醫療服務。「當時可能敲了100個家庭的門,有90個都說不需要,真正留下來的大概就10個。即使跟他們說不用付費,長輩們也會婉拒。」

經過多次被拒,張醫師慢慢發現,有一個特定族群,比較願意考慮在宅醫療:那就是一年內多次進出醫院急診、多次住院,但同樣的病痛在回家後又再度發生。比如說長輩因肺炎或泌尿道感染而發燒。這樣的家庭,因為長輩折騰,家屬也不知如何預防,於是願意嘗試在宅醫療。

 

(張凱評醫師,前排右2,帶領團隊參訪日本照護機構「豐泉家」)

 

3. 在宅醫療的進行方式

張醫師在接受一位新病人之前,都會帶領大約三位護理師先到長輩家中做一次評估,確定適合接受在宅醫療。

如果適合,一些通常在醫院做的檢查,如看診、抽血、導尿、驗尿、吊點滴,甚至超音波,都可以在家裡做,送去實驗室化驗,然後由行一用LINE告知家屬。

至於開藥,則由張醫師開處方單,由家屬到社區藥局領藥。

初期張醫師的看診比較頻繁,如果長輩狀況穩定,頻率就逐漸減少。如果長輩有特殊狀況,家屬可錄一段30秒影片傳給他,並記下血壓、血氧、心跳等生命徵象,他可判斷是否應趕來家中,或立即送到醫院。

碰到必須送醫的緊急狀況,張醫師會到醫院探視,與醫院的醫師接軌。

最傷感的當然是病重的長輩終究走到盡頭,但幸運的是,他們可以在自己家中告別,家人都在身邊。

行一診所目前正在舉辦「2024善響節:當我們同在一起,在宅醫療成果分享」。有靜態展覽、影片欣賞和藝術裝置。

在展覽中,我們可以看到自己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或是未來的自己。

(家屬心聲)

 

推薦閱讀

1. 再也不用請假看病了!這家公司到辦公室來幫你看牙,顛覆了診所的商業模式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