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力 非營利組織創新

不收錢,卻能提供無比價值!「維基百科」,靠眾人來服務眾人

2020-04-22

創新點:善用「群眾智慧」,這網路時代最大的能量。

 

本文5大重點:1. 和母親一起編輯百科全書,啟發了 Wales 對知識的熱情。2. 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不斷找尋更好的機會。3. 自己親自嘗試過,才知道自己的設計有什麼問題。4. 善用群眾的力量,讓「一般人」也能看到「學者」的盲點。5. 不需要向特定的對象要錢,才能持續保持中立。

 

今天,我們有任何問題,第一反應都是「Google」。而很多時候,Google 的結果都包含了「維基百科」的連結。創辦人 Wales 是如何整理出那麼多資訊以及確保它們的準確度?免費的維基百科又如何能夠持續營運?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Wales 的故事。

1455 年,史上第一批印刷的書籍:「古騰堡聖經」面世。古騰堡發明的活版印刷,讓書籍與知識走入一般人們的家中,推進了文明的發展。 Jimmy Wales 被人譽為 21 世紀的古騰堡。因為,他創辦的「維基百科」,讓「人人都可以掌握人類所有的知識」!

 

1. 和母親一起編輯百科全書,啟發了 Wales 對知識的熱情

和很多創業家一樣,Wales 會創辦維基百科,是因為小時候受到家人啟發。

Wales 在 1966 年出生於美國阿拉巴馬州,父親是在雜貨店工作,而母親和祖母則負責管理一家小型私立學校。由於母親和祖母的影響,Wales 從小就培養了愛看書的習慣。

在他 3 歲那年,他母親買了一套百科全書給他。在那個時代,一整套百科全書要價不斐,很多家庭都要分期付款才能負擔得起。Wales 沒有辜負母親的一番心意,在成長的過程中,他愛上了這套百科全書。

 

圖說:大英百科全書(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每年,百科全書公司都會將一些「更新」貼紙寄給客戶。例如,在阿波羅11號成功登月後,客戶會受到「月球」的更新貼紙,標註什麼時候人類成功登陸。Wales 在收到貼紙後,都會和母親一起更新他們的百科全書。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Wales 發現了幾個問題。首先,每年的更新都非常麻煩,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另外,不管如何更新,百科全書中依然缺乏很多他想知道的資訊。而這正是啟發他創辦維基百科的主動機之一。

(同場加映:母親買的百科全書啟發了 Wales 創辦維基百科,這位創辦人卻被歐洲飛的最快的獵鳥所啟發。請看:你所熟悉的「金氏世界紀錄」,靠什麼賺錢?這意想不到的答案,有助於我們思考自我轉型

Wales 從小就對數學非常有興趣,所以大學時他選擇念金融系。大學畢業後,他原本打算要繼續念博士。但在進入博班後不久,他就發現自己並不適合做學術研究,因此選擇休學並開始工作。

 

2. 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不斷找尋更好的機會

1994 年,Wales 到芝加哥的一家證公司上班,用他熟悉的數學模型,去預股票期貨的價錢。這段時間也正是網路開始普及的年代,一家名為「網景」(Netscape) 的軟體公司推出了同名的瀏覽器,讓一般人可以更方便的上網。

1995 年網景在首次公開募股 (IPO) 中取得非常好的成績。這讓在做期貨買賣的 Wales 發現,網路產業是受到投資者重視的。因此,在大學中學過寫程式的 Wales 決定要寫出自己的瀏覽器。

在寫瀏覽器的過程中,Wales 發現因為網路的盛行,網路廣告的需求開始快速攀升。他因此決定要改變方向,做一個可以販賣廣告空間的入口網站(類似雅虎),而這家公司名為 Bomis。

 

圖說:Bomis 共同創辦人 Timothy Robert Shell, Jimmy Wales, and Michael E. Davis(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Bomis 讓使用者將不同網站歸類到不同主題下,而其他使用者就能夠在不同的主題下面,找到這些網站。所以,越多人使用 Bomis 的服務,就會有越多的網站被分類。而 Wales 就藉著在 Bomis 網站上賣廣告賺錢。

雖然 Bomis 沒有很成功,但是它為 Wales 提供了穩定的金流,讓他可以一些更有趣的事。這個時候,他就想起了小時候看百科全書的經驗,決定要來嘗試建立網路版的百科全書。他的第一次嘗試是一個叫 Nupedia 的網站。

對 Wales 來說,小時候看的百科全書是非常有「權威性」的。因此,他希望 Nupedia 也能夠提供同意頂尖的知識。為了這個目的,在 Nupedia 發表的文章,需要和在學術期刊上的文章一樣品質保證。

 

3. 自己親自嘗試過,才知道自己的設計有什麼問題

三國時代的曹植七步就成詩,但在 Wales 規劃下,要在 Nupedia 發文卻要經過七道嚴謹的關卡。想要發表文章的人,要先提出「主題」給編輯團隊審核。然後在寫的過程中,Nupedia 會找來對該題目有深入研究的學者們來審查這篇文章,就好寫論文一樣。

Wales 認為,在這樣嚴格要求下,才能產出和專業百科全書一樣水準的內容。有了好的內容,他就可以吸引足夠的使用者,然後在有了流量後,就可以繼續靠著賣廣告賺錢。

但現實和理想總是有很大的距離。在最初的幾篇文章發表後,就有使用者投訴其中一篇文章涉嫌抄襲。Wales 忽然驚覺,就算他們的流程多麼嚴謹,還是沒辦法避免這個問題。

除此之外,Wales 還發現了一個更嚴重的問題。因為他們嚴格的把關,要產出一篇合格的文章要花很多的時間。在 Nupedia 上線的第一年,他們總共只發表了 21 篇文章!

 

圖說:Nupedia 首頁(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Wales 非常焦慮,於是決定要自己來寫一篇,看看流程有什麼可以調整的。沒想到他一嘗試,就發現這個流程嚴重的缺點。由於這些文章都會被專業學者審查,所以他還沒開始寫就已經感覺到極大的壓力,好像回到大學時期要論文一樣。他認為這樣是無法吸引一般人願意貢獻文章,因為寫的人一點都感受不到分享知識的快樂。

(同場加映:很多成功的創業家,都像 Wales 一樣親自體驗服務的流程。請看:疫情下餐飲外送平台逆勢成長!做對這件不性感的事,這家新創成為126億美金的大公司(二之一)

另外,他們當時的審查機制是透過將文章附在 Email 中寄出去,然後修改的建議就在回覆 Email  的附件中。如果同時有多人同時審查,整合大家的意見變得非常困難。

這個時候,他看到了一個叫 Wiki 的工具。

 

4. 善用群眾的力量,讓「一般人」也能看到「學者」的盲點

Wiki 是 夏威夷文,原意是「快速」。它是 Ward Cunningham 在 1995 年開發的團隊協作軟體,主要的功能是讓一群人能夠共同編輯同一份文件。Wales 看到了這個工具,就想要利用它來改變 Nupedia 的審核流程。

Wales 認為,要讓更多人願意貢獻文章,就需要放寬審核條件。但如果要將文章的品質持在一定的水平,就需要讓很多「一般人」來給意見。他相信,只要夠的人看過這篇文章,就一定能夠找出問題,包括它有沒有涉嫌抄襲。而 Wiki 能讓這個構想成真。

考量到目前在 Nupedia 發文已經審核的人都是學者,可能會對一大群「一般人」給意見有所抗拒。因此,Wales 決定另外建立一個名叫 Wikipedia(維基百科)的網站。2001 年初,維基百科正式上線。兩週後,維基百科上文章的數量,就遠遠的超越了已經經營了兩年的 Nupedia。

 

圖說:維基百科首頁(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雖然維基百科開始迅速的累積貢獻者和使用者,但是,真正讓流量大爆發的事情,發生在 2005 年。當時,美國知名記者 John Seigenthaler 打電話給 Wales,告訴他維基百科上一篇 Seigenthaler 的文章,指 Seigenthaler 和甘迺迪似家族的刺殺案有關。

Wales 迅速的釐清了問題,並將有關的文章下架。但不久後,Seigenthaler 在《今日美國》中寫文砲轟 Wales 不專業,而 Wales 也因此被 CNN 採訪。雖然這讓 Wales 非常困擾,但是很多的人因此認識了維基百科,它的流量也因此暴增。

這次的事件,也讓 Wales 再次反思要如何確保維基百科上文章的內容,特別是重視訊息來源。他之後特別規定了在人物傳記中任何紀錄,特別是負面事蹟,都需有非常可靠的來源,不然就必須要被刪除。

Wales 對文章品質的重視,一直到今天依然不變。在新冠肺炎期間,有一名來自印度的女生抱怨他在維基百科上發表的文章:印度的伊斯蘭傳教活動導致疫情擴散,被刪除。他於是就在推特上指責維基百科因為收了某方面的錢,所以將他的文章撤下。

Wales 看到了這篇推文,於是馬上跳出來回應。他讓那位女生知道,文章刪除最重要的原因是寫得太差,特別是文章中完全沒有列出資訊的來源。因此,這篇文章的可信度是存疑的。以 Wales 今天的身份,竟然親自回應,可見他是多努力在維護維基百科的品質!

另外,Wales 也明確的讓那位女生知道,維基百科絕對沒有收任何特定組織或集團的錢,因為,這根本不是它們的營運模式!

 

5. 不需要向特定的對象要錢,才能持續保持中立

維基百科最初的發展,和 Nupedia 一樣都是依賴 Bomis 提供經費。但是在 2001 年美國網路泡沫爆破之後,Bomis 和很多網路企業一樣陷入困境,因此無法繼續支持下去。

於是,Wales 要開始思考錢從何來。以維基百科的流量,其實 Wales 可以選擇賣廣告。但是他覺得廣告可能會影響團隊往後對文章主題的偏好,例如:一篇討論秦始皇的文章,從廣告的角度來說,一定不如討論參觀秦始皇陵的文章來的好。因此,為了要賣出更多的廣告,他們就有可能會偏愛特定的文章,但 Wales 認為這對一本百科全書來說,是不健康的。

另外,Wales 也避免向特定組織或集團要求大量捐款。這樣日後網站上刊登任何文章,就不需要顧慮到捐款者的想法。。於是,他決定要靠小額捐款來維持維基百科的營運。在第一次募款活動中,Wales 的目標是在一個月內籌得 20000 美元,但兩週後,他已經得到超過 30000 美元的捐款。

(同場加映:靠募款不但能夠打造免費百科全書,還能夠舉辦婚禮!請看:婚禮預算也可以群眾募資!這家華人創辦的婚宴送禮網站,教我們怎樣「靠顧客來經營公司」

 

圖說:維基百科要求捐錢的訴求(圖片來源:Flickr

 

為了要讓這本「全人類的百科全書」持續的保持中立,Wales 最後決定將維基百科變成靠捐款維生的非營利組織。在 2018 年,維基百科得到總額 8500萬美元的捐款,而且主要都是小額捐款。這也證明,使用者們都看到它的價值,也認同 Wales 的作法。

 

 

近年來,維基百科一直都是世界流量最高網站的前幾名。但是,比起其他的創辦人如臉書的馬克祖克柏、Google 的Larry Page,Wales 的身價遠遠不如。但是,Wales 從來不覺得這是問題。他認為,就是身價差了一大截,他相信維基百科的名聲,能夠讓他見到任何他想要見的人,而這就證明了他的貢獻,並不比其他創辦人少。

或許正是因為 Wales 這樣的心態,才能為我們做出這本聚集了全人類智慧的百科全書。

 

訂閱《王文華談創新》音檔,用創新案例改善工作與生活。

免費訂閱《創新拿鐵電子報》,不錯過任何創新案例。

推薦閱讀:

1. 一滴唾液,讓你知道歷代祖先遷徙的路徑。這兩家公司,開啟美國「尋根旅行」的商機

2. 如果你在職場的角色是「維他命」,前途岌岌可危!這家T-Shirt設計平台,教我們如何變成顧客的「止痛藥」!

3. 不放電影,乘客卻更高興!冰島航空用這個秘密武器,讓所有乘客變成「白日夢冒險王」

 

參考資料:

1. Wikipedia: Jimmy Wales (2018)

2. Wikipedia Seigenthaler biography incident

3. Wikipedia’s befitting reply to ‘bribe to delete Tablighi’ page

4. The Birth of Wikipedia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