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力 高效溝通

(從科技創新談職場升級系列)你的溝通方式是「數位」還是「類比」?從黑膠和Spotify的對比,談如何和老闆「對頻」

2023-07-13

創新點:從「類比」到「數位」的通訊創新,學會如何「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本文三大重點:1. 什麼是「類比訊號」和「數位訊號」? 2. 四個實例,搞懂如何「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3. 溝通的兩大象限:「受眾」與「場景」。

 

1. 什麼是「類比訊號」和「數位訊號」?

在現實世界中,人類接收到的所有感官刺激都是「類比訊號」。為了保留美好回憶,人們發明了底片相機記錄生活片刻、發明了錄音機錄下優美旋律,這些訊號被存在照片和唱片裡留待日後回味。

隨著科技發展,人們又發展出「數位訊號」的技術,把體積龐大的照片和唱片壓縮成數位資料儲存在手機裡,隨時都能打開欣賞,也能輕易複製並分享給親友。

 

 

那麼「類比」與「數位」訊號有什麼不同呢?讓我們以「音樂」來解釋它們的特點:

「類比訊號」好比交響樂團的現場演奏,想完美紀錄各種樂器的高、中、低音,就得如上圖綠色的連續曲線一樣,盡可能在一段時間內塞進所有音符,才能完美還原聽眾當下的感動。

但實際上,人類的感官沒那麼靈敏,就算把類比訊號偷偷「丟掉」一部分,只要留下來的資料夠多,如上圖藍色的不連續曲線表示的「數位訊號」還是能帶來近乎現場演奏的聆聽感受。

因此,類比訊號的優點是保留大量「細節」,臨場感高。缺點是資料量大、不易儲存也不易傳輸;相對而言,數位訊號的優點是資料量小、容易儲存。缺點是只保留了「關鍵」訊號,容易失真。家庭劇院中,類比訊號是主流;而頻寬、空間有限的手機上,數位訊號比較吃香。

理解「類比」與「數位」訊號的特點之後,我們又該如何運用在我們的生活,讓各種溝通成為動聽的「樂章」,而不是惱人的「噪音」呢?

 

2. 四個實例,搞懂如何「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職場的溝通方式,也有「類比」與「數位」之分。我們可用以下四個實例來練習切分「類比」和「數位」,或是放送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混合訊號」:

 

(圖片來源:Pixabay)

 

A. 你接到客戶需求,但不確定團隊能否應付時,你會:

類比:「我們帶回去研究一下,盡快給你回覆」

數位:「112年7月14日之前,會告訴你我們的結論」

B. 走廊上遇到主管正快步走向廁所,順口問你會議結論如何,你會:

類比:「原先大家的結論是採用A,但因為對方有預算考量改採B,又因為時程趕不上最終只能用C」

數位:「考量到預算和時程,我們最後決定用C」

C. 你想和主管多要點預算,放上更吸睛的商品照片時,你會:

類比:「這張照片拍好一點,應該可以吸引更多客戶」

數位:「多花1000元預算請人修圖,預計可以提高3%的點閱率」

D. 準備和廠商敲定產品詳細規格、交貨日期時,你會:

類比:透過口頭承諾、電話溝通

數位:透過白紙黑字、email溝通

整體來說:「類比溝通」是鉅細靡遺、起承轉合。而「數位溝通」是言簡意賅、只說重點。至於何時該「類比」,何時該「數位」?這就要考量到「受眾」和「場合」。

 

3. 溝通的兩大象限:「受眾」與「場景」

除了要考慮「類比」vs.「數位」,另一個要思考到曾面是「受眾」vs.「場景」。溝通的成敗關鍵在於你和受眾有沒有「對頻」,該發射什麼樣的訊號才能讓聽眾確實接收到你想傳達的訊息是門大學問。讓我們用下面這張圖來說明有效溝通的兩大關鍵因素:

 

 

如果你的「受眾」是日理萬機的大老闆,又或者「場合」是拉力賽車的副駕駛座;你可能只有短短幾秒鐘決定你今年的考績能否「步步高升」?下個轉彎能不能「彎道超車」?

這時,要把握三個重點:

A. 結果先行,例如:「專案目前順利,準時結案後預計每年能幫公司省10萬美金。」

B. 關鍵重點,例如:「500公尺後髮夾右彎,出彎後退檔補油接3公里大直線。」

C. 具體需求,例如:「因為疫情影響,廠商延遲交貨,我需要多加2個人手才能趕上進度。」

換個場景,如果「受眾」是初次見面的岳父岳母,又或是「場合」是和愛人坐在慢慢轉的摩天輪上;你有整個下午可以「享受」,這時重點變成:

A. 背景鋪陳,例如:「我在長榮上班,家庭健全,不菸不酒,健檢全綠。」

B. 故事脈絡,例如:「我大學時和朋友一起創業,一開始還算順利,後來遇到金融海嘯,公司現金花光,有陣子只能吃泡麵苦撐。即便如此,我們沒放棄,一邊打工累積經驗和本錢,後來景氣回升,終於把公司救了起來。」

C. 執行細節,例如:「我們計畫半年內結婚,一年後買房子,兩年後讓你們抱孫子。」

總結來說,只要有任何需要溝通的機會,先判斷「受眾」、「場合」落在哪個象限,再善用「類比」、「數位」溝通的特性,應該都能無往不利!

 

訂閱《王文華談創新》音檔,用創新案例改善工作與生活。

免費訂閱《創新拿鐵電子報》,不錯過任何創新案例。

推薦閱讀:

1. 「準備簡報就像計畫搶銀行」!麻省理工學院最受歡迎講師的三個簡報秘訣

2. 同事不願意給你具體的回饋?用這 3 個技巧,讓同事幫助你變得更好!

3. 面試時如何表現出你是最佳人選?訣竅不是吹捧你的專業知識,而是分享你的人生故事!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